Loading AI tools
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(參考譯名《我想握住你的手》[注 1])是一首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樂隊的歌曲。它是第一首多軌錄音的披頭四歌曲,由約翰·列儂和保羅·麥卡特尼創作,錄製於1963年10月。這首歌在被發行前已有超過一百萬張的預購,使它本可以在發行當天(1963年11月29日)就直接登頂英國排行榜。然而,第一名的位置被披頭四的前一首英國單曲《She Loves You》占據,該曲是樂隊的第一首銷量百萬的單曲,當時在媒體的重點宣傳下重新大熱。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用了兩周達到英國排行榜第一,並保持了五周,在前五十總共停留了二十一周[5] 。
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披頭四樂隊的單曲 | ||||
B面 | 《This Boy》(英國) 《I Saw Her Standing There》(美國) | |||
發行日期 | 1963年11月29日 1963年12月26日 (美國) | (英國)|||
格式 | 7英寸黑膠唱片 | |||
錄製時間 | 1963年10月17日 倫敦EMI錄音室 | |||
類型 | 搖滾、流行[1] | |||
時長 | 2:24 | |||
唱片公司 | Parlophone (英國) Capitol(美國) | |||
詞曲 | 列儂–麥卡特尼 | |||
製作人 | 喬治·馬丁 | |||
銷量認證 | ||||
披頭四樂隊英國單曲年表 | ||||
| ||||
披頭四樂隊美國單曲年表 | ||||
| ||||
Alternative covers | ||||
這首歌也是披頭四的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,於1964年1月18日以第45名進入「告示牌百強單曲榜」,開啟了對美國音樂產業的英國入侵。它到2月1日登頂榜首,在該位置停留了七周,直到被《She Loves You》取代,和在英國發生的情況正好相反。它在美國榜單上一共停留了十五周[6]。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成為了披頭四全球最暢銷的單曲。2013年,《告示牌》雜誌把它列為史上最熱的單曲第44位[7]。
雖然布萊恩·愛普斯坦據說曾促使列儂和麥卡特尼去寫一首吸引美國聽眾的歌[8],但喬治·馬丁否認了這個傳聞[9]。當時麥卡特尼於不久前作為理察博士(Dr Richard)和瑪格麗特·埃舍(Margaret Asher)的客人搬入倫敦溫坡街57號居住,他們的女兒——演員簡·埃舍在同年的早些時候成為了麥卡特尼的女友。這個地點很快成為列儂和麥卡特尼新的創作據點,取代了後者在利物浦福斯林路(Forthlin Road)的家[10]。
瑪格麗特·埃舍在地下室「狹小、不透氣的音樂室」教授雙簧管,而列儂和麥卡特尼坐在鋼琴邊創作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。在1980年9月,列儂告訴《花花公子》雜誌:
“ | 我們在一起面對面、眼對眼地寫了很多東西。就像在寫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時,我記得寫出那首歌和弦的時刻。我們在簡·埃舍的家中,在樓下的地下室里同時彈著鋼琴。然後我們有了『Oh you-u-u/ got that something...』,接著保羅奏出了這個和弦,我轉向他說:『就是這個!』我說:『再來一遍!』在那些日子裡,我們真的曾常常那樣寫歌——兩人都快碰到對方的鼻子了。[注 2][11] | ” |
1994年,麥卡特尼印證了列儂關於創作這首歌時的情形,說:
“ | 『眼對眼』是個很恰當的描述。情況就是那樣的。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是合作無間的作品。它是我們意義重大的冠軍曲;它最終使我們沖入美國。[注 3][12] | ” |
披頭四於1963年10月17日在EMI錄音室的2號錄音棚開始錄音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。這首歌和唱片反面的《This Boy》是最早使用到四軌技術的披頭四歌曲。這兩首歌在同一天錄音,各自用了17次完成。披頭四也實驗了讓吉他發出類似管風琴的聲音,由緊壓列儂的節奏吉他實現[13]。喬治·馬丁於1963年10月21日完成了單聲道和立體聲的混音[14];進一步的立體聲混音在1965年6月8日完成,是為了百代唱片在澳大利亞和荷蘭的附屬公司發行的合輯[15],另一次是在1966年11月7日[16]。
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》是披頭四後來在德國錄音的兩首歌之一(另一首為《She Loves You》的德語版《Sie liebt dich》),標題改為《Komm, gib mir deine Hand》。這兩首歌都是由盧森堡音樂人卡米羅·費爾根翻譯,以假名「讓·尼古拉斯「(Jean Nicolas)署名。百代唱片(披頭四所屬廠牌Parlophone的母公司)的德國分支奧登(Odeon)確信披頭四的唱片無法在德國賣出,除非他們用德語唱歌。披頭四痛恨這個想法,他們應該於1964年1月27日在巴黎的巡演期間去百代唱片的帕西·馬爾康尼錄音室(Pathe Marconi Studios)錄製德語版歌曲, 但他們選擇了抵制。製作人喬治·馬丁花了幾個小時等他們出現,感到非常憤怒,堅持讓他們嘗試一下。兩天後,披頭四錄製了《Komm, gib mir deine Hand》,這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罕見的幾次在倫敦以外錄音的情況之一。然而,馬丁日後承認道:「事實上他們是對的,用德語錄音對他們來說是不必要的,但他們並沒有做得很糟,而是完成得很不錯。[注 4]」[17]
《Komm, gib mir deine Hand》當時在德國成為了一首熱門單曲,但就像五六十年代的其他德語歌詞版的英語流行歌曲一樣,如今被認為是過去年代的一種獵奇文化現象。現在該曲的英語版本在德國更流行。披頭四1970年代的《紅色專輯》和《藍色專輯》在德國發行時收錄的都是英語版的歌曲。
這首歌得到了大西洋兩岸瘋狂歌迷的熱烈反響,但一些樂評人認為它不過是另一首流行一時的歌曲,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。美聯社的辛西婭·羅威里(Cynthia Lowery)表達了她對披頭四狂熱的惱怒:「天知道我們已經聽夠了。只想聽天氣快訊和報時信號都不可能躲開這首歌了。[注 5][18]」
鮑勃·迪倫對披頭四的創新印象非常深刻,說:「他們在做沒人在做的事情。他們的和弦實在是過分,就是過分,而他們的和聲使這一切變得有效。[注 6][19]」有一段時間迪倫把歌詞「I can't hide」誤聽為「I get high」。當他們會面時,他驚訝於披頭四四人都沒有真的抽過大麻[20]。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